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复习提纲 1 第1 章 单片机概述 一、单片机的概念 P.12 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 CPU、RAM、ROM、定时/计数器、中断控制器以及串行口,并行 I/O 接口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二、单片机的特点 P.12 (1)小巧灵活、成本低、易于产品化 (2)可靠性高、适用的温度范围宽 (3)易扩展、控制功能强 (4)指令系统相对简单,较易掌握 三、单片机的分类 P.8-11 1.按片内不同程序存储器的配置来分 (1)片内带 Mask ROM(掩膜 ROM)型 (2)片内带 EPROM 型 (3)片内无 ROM(ROMLess)型 2.按片内不同容量的存储器配置来分 (1)51 子系列型 (2)52 子系列型 3.按芯片的半导体制造工艺上的不同来分 (1)HMOS 工艺型 (2)CHMOS 工艺型 4.AT89 系列单片机分类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复习提纲 2 第2 章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一、MCS-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P.13-17 中央处理器 CPU:8 位,运算和控制功能 内部RAM:共 256 个 RAM 单元,用户使用前 128 个单元,存放可读写数据,后 128 个单元被 SFR 占用。通常内部RAM 指的是前 128B,即 00H-FFH。 内部ROM:4KB FLASH ROM,用于存放程序、原始数据和表格。 定时/计数器:2 个 16 位的定时/计数器,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 并行 I/O 口:4 个 8 位的I/O 口 P0、P1、P2、P3。 串行口:一个全双工串行口。 中断控制系统:5 个中断源 时钟电路:可产生时钟脉冲序列 二、MCS-51 单片机的外部引脚:控制引脚 ALE、RST、 PSEN 、 EA 、 RD、W R 的功能 P.19 ALE: 地址锁存有效信号输出端 RST: 复位引脚 PSEN :外部ROM 读选通信号 EA :片外程序存储器选择信号 RD:外部RAM 读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W R :外部RAM 写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三、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结构:存储器空间、寻址范围、功能 P.19-22 计算机的存储器结构有两种: 时钟电路 CPU ROM RAM T0 T1 中断系统 串行接口 并行接口 P0 P1 P2 P3 TXD RXD INT0 INT1 定时计数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复习提纲 3 哈佛结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相互独立; 普林斯顿结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统一的,地址空间统一编址。 MCS-51 单片机属于哈佛结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 MCS-51 单片机存储空间分布图 MCS-51 单片机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