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建立一个基本的设备管理制度,以保证设备对所加工符合工艺要求,具备质量和含量的均一性,并把污染和混药事故降到最低。 2、范围 所有设备。 3、责任 主管经理、设备工程部、车间相关管理人员对此管理规程负责,设备工程部部长对此规程实施负监督责任。 4、内容 4.1 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4.1.1 公司有一名副总经理主管设备工作,下设设备管理部门,车间及生产班组,形成三级管理网络。 4.1.2 班组、车间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全厂设备的综合管理工作。 4.1.3 公司配备专职和兼职设备管理人员,并明确职责。 4.2 设备的分类及编号 4.2.1 设备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管理范围,统计和分析设备的构成情况,能力等,以便进行分级管理和实施重点维修从而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和利用率。 4.2.2 设备分类按管理工作对象分生产设备(I)辅助生产设备(II)非生产设备(III)。 4.2.3 设备的编号 4.2.3.1 设备编号按下面示例图: 辅机序号 设备序号 设备管理类别号(I、II、III) 4.2.3.2 一个编号只用一次,不管被编号设备发生什么情况,该编号应作保留,不能用其它设备。 4.2.3.3 设备附件和附属设备不另单编号,可在编号中加编辅机号以示区别。 4.2.3.4 生产流水设备应按工艺属性分成若干单元,逐个编号入帐其连接部分可附属就近单元,自动线设备应按一条线为一台设备编号。 4.2.3.5 每套设备必须在明显处钉上固定资产编号牌。 4.3 设备登记造册,建有台帐。台帐包括:序号、固定资产号、名称规格、启用时间、原值、制造单位、功率、安装位置、设备类别、主体材质、重量、制造日期、附电机型号、位置号、数量、工艺介质压力、温度、生产能力等。 4.4 建立设备档案 4.4.1 所有设备、压力容器、仪器、衡器等必须造册登记。 4.4.2 固定资产设备应建立台帐、卡片等。 4.4.3 设备卡片的内容由:主卡片、基本信息、卡片附表和变动记录。 (1)主卡片:功能、设备编号、资产号、设备名称、设备属性、其它项目。 (2)设备基本信息:进口/国产、原值、使用年限、净残值比例、年折旧率、交卡时间、启用时间、折旧起始时间、启用部门、评估、调拔、报废时间、备注。 (3)卡表附表:附属设备、主要配件、易耗件、随机技术资料清单及备注表。 (4)变动记录:记录设备的移装、封存、闲置、信用、租借、调拨、报废、评估、改造、大修等情况。 4.4.4 设备档案内容:见“设备档案管理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