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_第1页
1/10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_第2页
2/10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_第3页
3/10
1 反渗透膜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其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 ),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透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反渗膜工作原理图: 反渗透原理图及常规工艺流程图: 2 反渗透装置主要由高压泵、反渗透膜和控制部分组成。高压泵对源水加压,除水分子可透过 RO膜外,水中的其它物质(矿物质、有机物、微生物等)几乎都被拒于膜外,无法透过 RO膜而被高压浓水冲走。 反渗透技术的特点: 1、反渗透的脱盐率高,单只膜的脱盐率可达 99%,单级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一般可稳定在 90%以上,双级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一般可稳定在98%以上。 2、由于反渗透能有效去除细菌等微生物、有机物,以及金属元素等无机物,出水水质极大地优于其它方法。 3、反渗透制纯水运行成本及人工成本低廉,减少环境污染。 4、减缓了由于源水水质波动而造成的产水水质变化,从而有利于生产中水质的稳定,这对纯水产品质量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5、可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负担,从而延长后续处理设备的使用寿。 反渗透系统故障判断和解决手段 3 故障症状 引发问题的可能原因 所在位置及鉴别手段 解决问题方法 盐透过率升高,产水量却下降,每段之间的压力差增大 膜 污 染 金属氧化物污染 多发生在反渗透装置的第1段 -分析日常 SDI测试膜截留物质 -通过分析清洗液中的金属离子 -解剖分析被污染的膜元件 -进行对金属氧化物污染物的清洗 -改善予处理工艺和运行条件 胶体污染 多发生在反渗透装置的第1段 -分析日常 SDI测试膜截留物质 -解剖分析被污染的膜元件 -采用含有脂类洗涤剂清洗 -改善予处理工艺和运行条件 无机盐垢污 多发生在反渗透装置最后 1段 -校核浓水系统 LSI指数和可能生成的难溶物溶度积测试. -解剖分析被污染的典型膜元件 -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剂清洗 -调整系统水回收率 -选择更有效的阻垢/分散药剂投加 -改善予处理系统 盐透过率高,产水量满意,甚至稍高,每段压力差较大 -设计或运行操作不合理,引起反渗透膜系统的过分浓差极化 反渗透装置第 1段上压降最大 -校核反渗透系统浓淡水比例和运行水回收率 -检查反渗透装置上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固定是否合适,压力容器是否发生翘曲或变形 -检查膜元件的 U型浓水密封圈 -加大反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