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今读书法集锦

古今读书法集锦_第1页
1/7
古今读书法集锦_第2页
2/7
古今读书法集锦_第3页
3/7
古今读书法集锦 当代社会已经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到处充斥的是图片和影像,真的读书似乎成了稀罕的事,真的读书人也变得少了。但毕竟人是符号的动物(卡西尔语),人需要的有些东西毕竟是图像无法表达的(如微妙的情感和境界),我们还是需要文字,需要语言符号之门来打开一扇扇奇妙而精彩的世界。因此读书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读书的方法也还是非常重要。 近日读到一本书《古今名人读书法》, 此书搜集了从先秦到中华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之读书方法谈,内容系统,资料翔实生动。读后较有启发,作了摘抄,稍加整理,其内容如下。 一 读书的前提 (读书的前提实际上是个态度问题,包括对学习本身态度和所读之书的态度) 学习的态度(概言之就是定静,诚敬,精进。定静就是一种虚静恬淡的心境,比古希腊的闲暇说要微妙的多;诚敬就是保持坦诚之心和敬畏之意,此乃儒学心法的核心;精进是肯下工夫) 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不以诚立,虽立不久矣;诚未著而好言,虽言不信矣。(先秦孔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先秦 孔子)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先秦 孟子) 知止然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先秦 曾参) 人将休,吾不敢休,人将卧,吾不敢卧。(先秦 吕不韦)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中则不能治性。(三国 诸葛亮) 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治学者不好。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晋 虞愽 ) 夫周公上圣,而日读百篇;仲尼天纵,而纬编三绝;墨翟大贤,载文盈车;仲舒命世,不窥园门。(晋 葛洪) 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又学在不止。(宋 邵雍) 性静者可以为学。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宋 程颢) 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懈心一生,便自暴自弃。(宋 程颐) 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也。读书之本,皆在一心。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觉,而驰鹜飞扬,以殉物欲于躯壳之外,则一身无主,万事无纲。 凡读书,须端身正坐,心到,眼到,口到。 今且要读书,先须定其心。(宋 朱熹) 学问之功,全在著意研求,潜思默究,不可草草。真境一开,自然成章,再无窒碍。若泛泛而讲,泛泛而听,徒费唇舌,不入肺腑,今日讲过,明日忘之,此章未达,又至别章,虽百年何益?(明 何沦) 养气二字,乃读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今读书法集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