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复习参考题 (仅为名词、问答两种,不含填空、断句标点、文献翻译等) 第一章 文献与文献学 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 甲骨文:甲,龟甲;骨,兽骨。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其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相关记事。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后刘鹗选择其收集甲骨中字迹完好者印成《铁云藏龟》,成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 若 四位 研 究 甲骨文学者的合 称。罗号雪 堂,王号观 堂,董字彦 堂,郭笔 名鼎 堂,王子 展 教 授 评 价早期 甲骨学家时提 出“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后为学界 广 泛 接 受 。 金石:金,指青 铜 器 。铸 于青 铜 器 上 的文字即金文,与石刻 文字合 称金石文字。金文,又称铭 文、铭 辞、钟 鼎 文。石刻 文字极 为丰 富 ,主 要 分 为三 种:碣 、碑 、摩 崖 。 金石研 究 至 宋 代形 成专门 之 学“金石学”。 有吕 大 临 《考古图》,欧 阳 修《集古录》,赵 明 诚 《金石录》等。 熹 平 石经 :著名石刻 文字。汉 灵 帝 熹 平 四年 (175)蔡 邕 受 命 用隶 书把 《周 易 》、《尚 书》等七 部经 书写 在 石版 上 ,立 于首 都 太 学门 外 ,作为经 书的标准 本 颁 行 天下 。史称熹 平 石经 、一字石经 。 正 始 石经 :曹 魏 正 始 年 间 用古文、篆 书、隶 书三 种字体,刻 了 《尚 书》、《春 秋 》两部书,称为正 始 石经 ,又称三 体石经 。 简 牍 :竹 简 木 牍 合 称简 牍 ,古代的一种文献载体。将 竹 剖 开 单 支 竹 片 为“简 ”,连 缀 后为“策 (册 )”,多 以 帛 或丝 连 缀 。简 牍 出现于殷商,主 要 使 用于战 国至 汉 、晋 时期 。东 晋 以 后,基 本 为纸 张 取 代。 汗 青 :制 作竹 简 的工 艺 。竹 简 剖 开 成片 后,为防 蛀 和 便 于书写 ,需 用火 烤 干 其水分 ,谓 之 “杀 青 ”,亦 称“汗 青 ” 孔 壁 书:西 汉 景 帝 末 年 拆 毁 孔 子 旧 宅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