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 一、血培养检测 采血指征: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 发热(≥38℃)或低温(≤36℃)。 2. 寒战。 3. 白细胞增多(>10×10 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 9/L)。 5. 血小板减少。 6. 皮肤粘膜出血。 7. 昏迷。 8. 多器官衰竭。 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时应采血培养。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特别是 2岁以下的幼儿)一般多见于门诊,常伴有明显发热(≥38.5℃)和白细胞增多(≥20×109/L)。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不低热,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血培养检测 皮肤消毒程序: 血培养为防止皮肤寄生菌污染,可使用消毒剂(碘酊或碘伏)对皮肤进行严格仔细的消毒处理,最大限度地减低皮肤污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别是心脏瓣膜修复术的感染,可能由皮肤寄生的微生物引起(例如:表皮葡萄球菌或棒杆菌属)。因此,在采集过程中血培养的污染一定要减小至最低程度。用做培养的血液均不应该在静脉或动脉的导管中抽取,除非静脉穿刺无法得到血液或用来评价与导管感染相关性指标。如果抽取了导管血,也应同时在其他部位穿刺获取非导管内静脉血液进行血培养。 皮肤消毒严格按以下步骤进行: 1. 首先用 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 30秒钟以上。 2. 然后用一根碘酊或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酊 30秒或10%碘伏消毒60秒),从穿刺点向外以1.5cm~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3. 最后用 70%酒精脱碘。 严格执行三步消毒后,可行静脉穿刺采血。注意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0%酒精消毒,消毒60秒钟,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血培养检测 培养瓶消毒程序: 1. 用 70%酒精或碘溶液(不要使用碘)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子。 2. 酒精作用待 60秒。 3. 在血液注入血培养瓶之前,用无菌纱布清除橡皮塞子表面剩余的酒精,然后注入血液。 要点:血培养的关键是防止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引起的污染,由污染菌引起的假阳性增加了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量,延长了住院日,延误病情诊断并增加了经济负担等。然而,在理想的消毒条件下,仍有 3%~5%血培养中混有污染菌,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