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派学习理论的比较 引言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也是最发达的领域之一。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就有不少论述学习与记忆的内容,在中国更有孔子的学习思想,可见,在古今中外思想史上,学习需要有其一套相关理论。而各派对于学习理论的深入研究又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侧面揭示了学习过程的一些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使我们能更好地认知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更为清楚学习的发生、规律及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更有效地学习。 广义的学习包括了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而狭义的学习则认为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这些实践活动是什么,如何掌握都是学习理论所要解答的问题。 各派学习理论的相关理论基础及评价 一、行为派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研究学习变化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控制等问题。行为主义将心理学引向科学化。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等。 1桑代克的联结说 桑代克是教育心理的创始人,曾做过许多动物学习的实验,并用以解释学习的实质与机制。其中,让饿猫逃出“问题箱”的学习是他的经典实验之一。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迷箱里,箱外放着一盘食物。箱内设有一种打开门闩的装置,例如,绳子的一端连着门闩,另一端安有一块踏板。猫只要按下踏板,门就会开启。猫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时,乱碰乱转,试图逃出迷箱。终于,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经过多次连续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以至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内,即去按动踏板,跑出迷箱,获得食物。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并提出学习的规律: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律。他运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学习,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但却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以试误说概括所有的学习,轻视意识,轻视主观能动作用且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实验通过对狗进行实验,得出条件反射建立的各种条件,分化、泛化、消退,自然恢复、条件刺激的保持等有关学习问题。 在呈现食物之前先呈现灯光或铃声,这称之为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相继或同时伴随无条件刺激一定次数以后,当条件刺激单独出现时,狗也同样分泌唾液,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