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县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工作方案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起着必要的补充和拓展作用,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年来,全省各地十分重视校本课程建设,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涌现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校本课程教材。为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大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总结推广校本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有效成果,促进中小学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建设的协调、整体发展,促进中小学学校特色形成,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课程体系,科学有序地开展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成果类别和内容范畴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项目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以下两个成果类别进行评选。成果征集面向从事中小学校本课程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个人和团队。(一)校本课程教材成果。校本课程教材指编写者自主开发,具有原创性、地域性、教育性、实用性,系统讲解某一领域知识的教学材料汇编或正式出版物(文本教材)。成果要求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确系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的成果,严禁抄袭。成果著作权人可以是个人、团队或单位。以个人名义申报的成果每项申报参评人数限 3 人(含 3 人)以下。参评成果不包括学习辅导用2书、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参与编写的国家和全省地方课程教材等。(二)校本课程教学成果。校本课程教学视频课例(光盘)视频课例征集的范围是学校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典型课例。成果要求为一个课时完整的教学内容,并刻录在一张光盘上。每项成果申报参评人数限 1 人。确系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的成果,严禁抄袭。二、参评成果要求(一)参评校本课程教材优秀成果的基本要求。1.参评条件。参评校本课程教材优秀成果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课程设置符合国家基础教育相关政策规定,课程特色显著,课程实施效果显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体现新课程理念,能够以鲜活的、发展的、创新的活动形态整体设计教材内容,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与创造、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学习活动过程,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3)能够从校本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通过分析和研究校内外环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体现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