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降低 TURP 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的临床实践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工具对降低 TURP 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的十大步骤对 TURP 术后膀胱痉挛的现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拟定对策,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TURP 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 64.71%降为改善后的 26.00%,膀胱痉挛的程度也有所下降,护士的各项隐性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有效地改善了TURP 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顺应了创建无痛病房的要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患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手术之一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而膀胱痉挛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查阅文献和护士长查房以及护士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也发现TURP 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高达 70%,是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2],而且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二次手术的风险,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康复[3]。为此于 2015 年 1-8 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开展了以“降低TURP 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旨在以患者为中心,早日解除患者的痛苦,降低 TURP 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通过活动的执行和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成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并选定主题成立品管圈小组,圈员 11 名,其中包括博士 1 名,硕士 4 名,本科 6 名。以飞腾圈为圈名,利用头脑风暴法,按照 531 原则评价法从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评分,以最高分为标准将主题确定为“降低 TURP 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由医护协作分别明确了膀胱痉挛的定义、膀胱痉挛发生率与膀胱痉挛的诊断标准。1.2 活动计划拟定圈长负责活动的计划、实施、检查及总结,督促小组活动按计划进行,并对疑难问题给予指导,圈秘书负责会议记录、资料收集、分析及总结,全体圈员负责活动计划的制訂、实施、资料收集及效果评价。拟定十大步骤的具体操作时间,从 2015 年 1 月 1 日-8 月 30 日,总共历时 8 个月。1.3 把握现状现状调查:按照制定的诊断标准由护理责班组长和责任护士共同收集从 2015 年 2 月 2 日-4 月 17 日泌尿外科病房 TURP 术后进行膀胱冲洗的患者 102例,采用膀胱痉挛的诊断标准调查分析膀胱痉挛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