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英国女作家夏洛蒂的艰险的创作历程,表现了她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看了好几遍课文,教参也看了,也仔细地思考了课文的教学流程,课也备了,可就是有一种理不清思绪的感觉。上课了,头脑里还是有一种模糊的感觉。走进课堂的一刹那,仍在思考。就在我写课题时,突然间想到由题目的特别入手,并以之为主线串起要讲的内容。于是我抛开原先的设计思路。我先请同学们分别说出小草、大树分别有什么特点。小草矮小、平凡,不起眼,但生命力强;大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在人们看来作用很大。同学们回答问题的兴致很高,我也很快进入上课的状态中。接着,我又引出了“她的成长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沙漠之中的仙人掌花。”这个句子,这是一个比喻句,将夏洛蒂比作仙人掌花,突出了夏洛蒂顽强不屈的精神。为什么说夏洛蒂的生活是艰辛的呢?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往前推进,我感觉越上头脑里越清醒了,思路越来越明晰了。课堂气氛比往常热烈多了。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连往日每周一语文课都打瞌睡的小伟也听得格外认真,一节课回答了三次问题,而且分析得非常到位。下课了,我总觉得这课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整个人也仿佛充满了精力。我不禁想起了魏书生老师说的离开了课堂就仿佛被拔了根的秧苗,走进课堂就像这秧苗接到了土壤,就开始拼命地汲取养分,开始生根、长叶,一天天地成长起来了。是啊,教育离不开学生,教师离不开课堂,一个教育者离开了课堂这块沃土,怎么成长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