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W-Cu 与 Cu 连接制备技术及性能表征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在工业生产中,金属材料之间的连接常常被需要,如电子器件、航空发动机、核反应堆、高速列车、环保设施等领域。而铜和铜合金因其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等特点,常用于电子器件、热交换器等领域。然而,在高温、高压、高负荷环境下,铜和铜合金易受到氧化、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裂纹、脆性等问题,进而影响连接的正常使用。因此,如何改善铜和铜合金材料的连接性能,成为实际工程领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选题的讨论目的即在于通过制备 W-Cu 与 Cu 材料的连接,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探寻高性能 Cu 材料连接的技术途径,并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二、预期讨论内容1. W-Cu 与 Cu 的连接制备技术讨论;2. 制备样品的成分和微观结构分析;3. 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等测试及分析;4. 接头连接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能讨论;5. 评价 W-Cu 与 Cu 连接在实际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价值。三、讨论方法1. 制备材料:采纳热压烧结技术制备 W-Cu 材料和 Cu 材料;2. 连接制备:W-Cu 与 Cu 的连接通过火焰焊接或者电子束焊接的方法进行;3. 实验测试: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导电性能、高温柔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能测试,并对各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四、讨论进度安排1. 前期阅读与调研(2 周);2. 制备 W-Cu 材料和 Cu 材料(2 周);3. 连接材料的制备(2 周);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 接头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导电性能等测试(2 周);5. 接头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能测试(2 周);6. 实验结果分析及论文撰写(4 周)。五、参考文献1. 蒋力,张京华. 基于焊接技术的不锈钢与铜的接头讨论[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24,29(3):413-415.2. 李和平,巨强,杨帆等. 结构材料的技术综述[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4.3. 李国强,栾卫. 钼铜及其合金的物理性质[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24.4. 王青,毛姗姗,黄岳等. W-Cu 合金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表征[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4,47(1):36-40.5. 胡勇. 高性能铜材料及其应用[M]. 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