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家长患上“开学焦虑症”(重制版)又到开学季,懒散了一个假期的孩子们要“收骨头”了,第一次上学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要开始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难免会哭闹、焦虑,生出对新环境的不适。然而不仅是孩子,许多爸爸妈妈也出现了“开学综合征”。“家长开学综合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 即使花钱拼关系把孩子送进了优质学校,但还是会给孩子找好班级、班主任;2. 担心接触新的知识孩子学习是否吃力,老师能不能耐心辅导;3. 孩子到了新的环境中,担心不合群受委屈或者学校闹事更不省心;4. 五花八门的作业辅导。背书、读英语、做手工、智力问答、体能形体训练;5. 家长最怕老师一碗水端不平,给成绩好的同学吃小灶,担心会忽略成绩差的学生,想尽办法努力讨好孩子的老师。其实,患“开学焦虑症”的不仅限于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在学生时代的各个阶段,都会有部分家长出现这种精神紧张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不知所措、担惊受怕、瞻前顾后等。一些其他年级学生的家长趁着孩子升级,也在找机会,希望给孩子调换个好班级;一些家长甚至不计成本给老师送礼,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认可,甚至当上班干部。家长的“开学焦虑症”与社会因素有很大关系,同时自信心的缺失,对学校生活的不了解、不信任所产生的恐惧心理也是重要的因素。实际上他们不知道这么做究竟意义何在,但也无法摆脱,即使明知不好,也要强迫自己这样做,其结果是只能加重焦虑。家长的焦虑心情,无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会让孩子也感染上“焦虑症”。家长的“开学焦虑症”也源自教育理念与教育制度的环境。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主宰着家长的意向,并为此殚精竭虑。但“书中自有黄金屋”式的教育,学得再好,是否经得起未来的考验还不能确定。目前的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的偏差,很多家长单纯地认为“孩子是父母的孩子”,却没有意识到“孩子是社会的未来”。这种教育方法,无异于把“幼鹰”养在鸡笼里,使其失去了飞的愿望与能力,变得和普通家禽完全一样。但终究教育是为了学知识,培养健康的人格和综合素质,不是为了“培育”考试高手。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家长能端正教育目的,将来孩子面对“真刀真枪”的竞争,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家长的不当做法和心理暗示很容易加剧孩子的入学不适。孩子“入学不适”心理表现主要是:1. 缺少心理准备。家长对小学生活的错误描述会让孩子背上精神包袱,担心上学就是跟人比,易让孩子产生恐学情绪。2. 生活准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