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弗兰肯斯坦》中的复调讨论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弗兰肯斯坦》中的复调讨论讨论背景及意义:《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一部著名的恐怖小说,将人类的尊严、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等伦理问题巧妙地融入其中。小说通过多种语言形式呈现出复杂的叙事结构和多元的叙述角度,构成了复调性格的叙事结构,因此适合进行复调讨论。随着文学理论的不断进展,复调讨论成为文学讨论的重要分支之一。复调作品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存在多个独立的声音,它们各自表达自己的态度、思想、观点等,构成了一个多重的、矛盾的、复杂的文学结构。复调结构的存在,可以使读者得到更加全面和多元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本讨论将通过对《弗兰肯斯坦》中复调结构的分析和解读,进一步深化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探讨雪莱在小说中所表达的伦理观念、思想观点和文学风格等问题。讨论内容和方法:本讨论将通过分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多种叙述形式,包括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信件、日记等不同的叙述方式,探究小说中不同声音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复杂的叙事结构。同时,本讨论将结合文学理论,比如巴赫金的“文字裂缝理论”、杜拜的“多重叙事”等理论,解读复调结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意义的传达、主题的表达以及文学风格的体现等方面的影响。讨论目标和预期结果:本讨论旨在通过对《弗兰肯斯坦》中复调结构的分析和解读,探讨雪莱在小说中所表达的伦理观念、思想观点和文学风格等问题。预期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对小说中多元叙述形式的分析中,揭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以及它们构成的复杂叙事结构;第二,通过讨论不同声音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的传达;第三,从复调讨论的角度,探讨小说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如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等;第四,分析复调结构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探讨复调作品的文学价值。参考文献:1. 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2. 巴赫金. 文字裂缝:从何谈起?[M].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3. 杜拜. 多重叙事的社会学[M]. 周波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4. 文学理论与批判[M]. 吴伟民编. 上海三联书店,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