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教日期2014年4月28日教学内容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共几课时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判定(一)的过程,2.能运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3.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理解作图依据。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边边边”定理难点:能运用“边边边”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设计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2、判定定理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推理形式: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目标: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掌握“sss”定理,并会用符号语言表示要求: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个(一边或一角),△ABC与△A1B1C1全等吗?(1)画△ABC,使AB=3cm(2)画△ABC,使∠B=40°2、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两个(两边、两角、一边一角),△ABC与△A1B1C1全等吗?(1)画△ABC,使AB=3cm,BC=2cm(2)画△ABC,使∠B=40°,∠C=60°3、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三个,△ABC与△A1B1C1全等吗?已知:△ABC,画△A1B1C1,使A1B1=AB,A1C1=ACB1C1=BC引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可知,当AB=A1B1AC=A1C1BC=B1C1∠A=∠A1;∠B=∠B1∠C=∠C1时△ABC≌△A1B1C1需要三条边,三个角共六个条件,能否减少条件也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呢?学习小组中2人画(1),另2人画(2),剪下三角形比较两三角形全等吗?结论:学习小组中2人画(1),另2人画(2),剪下三角形比较两三角形全等吗?结论:三个条件的情形有:三边、三角、两边一角、两角一边,本节课先探究三边的情形剪下三角形,比较两三角形全等吗?结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推理形式: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二、“sss”的运用目标:1、能运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能运用“边边边”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例1、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钢架中,AB=AC,AD是连接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练习:1、书P37/练习12、书P37/练习2例2如图,在△ABC和△DEF中,AC=DF,BC=EF,AD=BF求证:△ABC≌△DEF例3、已知∠AOB求作∠A1O1B1,使∠A1O1B1=∠AOB三、反思总结分析:判定△ABD≌△ACD需个条件,是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学生独立作业,再展示学生独立作业,再展示分析:判定△ABD≌△DEF需个条件,已有:还需:变式:(1)求证:∠C=∠E(2)还可得到什么结论?1.说说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四、检测:三、反思总结1.小组交流后代表发言.2.教师补充.①四、课堂检测方式:独立完成,部分批阅,集体交流.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作业设计课作:(必做)(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