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第一部分:共鸣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挺“古老”的文章。[投影展示课题《纪念白求恩》]师: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我们都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学——[投影展示]共鸣一争鸣师:先共鸣。让我们去感受理解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请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的是记叙的句子,如果你发现是议论的,就停止。明白吗?好,读记叙的句子,预备起。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师:好,有的同学是很清楚的。刚才读的这几个句子,旁批“记叙”。(生记笔记)师:白求恩是哪国人?生:加拿大人。师:什么职业?生:医生。师:什么时候到中国。结合“注释一”看看。生:1938 年。师: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这是个特殊的背景。他来干什么?生:帮助中国抗日。师:这是第一段的记叙告诉我们的。现在看最后一段,注意了,也是读记叙的句子,读到议论就停止。“我和白求恩同志”,预备起!生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师:好,非常好,旁批,记叙。这是议论文当中的记叙,非常的凝练。白求恩什么时候去世?生:1939 年师:39 年。哎,到咱们中国不到两年啊。好,他在中国是怎么工作的呢?头抬起来看大屏幕,陈寅初,请到前面来读。(配乐)[投影展示]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 1938 年一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 3165 英里,其中有 400 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 762 个手术,检查了 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师:注意“辗”字的读音。非常好,陈广继续读……[投影展示]2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相当可观。然而他谢绝了。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相关的信亲爱的同志: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 301 元钱。这笔钱中的 100 元好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