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儿科护理学(乙)》课程作业(必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二章:儿科基础知识1.何谓生长发育答:生长是指随小儿年龄的增加,身体和器官、系统的长大,是表示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与成熟,表示质方面的变化。2.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答: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3.生长发育中各器官、系统发育遵循一定规律____神经系统____领先,___淋巴系统__先快后回缩_____生殖系统______发育最迟。4.影响生长发育进程的二个最基本因素是什么?答:内在因素,外在环境5.影响生长发育的内在因素包括了__遗传___,____性别____和___神经内分泌因素_____6.影响生长发育的外在环境中除了营养因素和孕母情况外,还包括___生活环境_,____疾病影响______和___教育_______三方面的影响7.目前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有哪三个答: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2岁-青春期:体重(Kg)=年龄×2(Kg)+7(或8)(Kg)8.足月新生儿第一个月体重可增加__1-1.5(Kg)____生后三个月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___2___倍,足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_____3___倍9.2岁至青春前期的身高计算公式是______身高(cm)=年龄×7+70(cm)10.身高包括了哪三部分?它们的生长速度有什么特点答:头、躯干、下肢三部分,第一年头部增长最快,躯干次之,青春期身高的增长以下肢为主11.WHO提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指的是什么?2答: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12.头围反映____脑和颅骨_______的发育程度,出生时正常新生儿头围平均为____34(cm)________足岁时应达到____46(cm)_________13.胸围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____肺_____的发育程度,出生时较头围小___1-2(cm)_____足岁时头胸围___大致相等___________14.前囟测量的方法、大小和关闭时间答:测量前囟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出生时约1.5-2cm,1-1.5岁闭合15.前囟门变化的临床意义答: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低”;前囟饱满常提示颅内压过高,而凹陷则多见于中、重度脱水患儿。16.乳牙共_____20_____个,自__4-6个___月开始萌出,___2-2.5岁________出齐17.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内容和方法答::1.发育水平是测量一个儿童发育水平的一个横断面测量指标,得到该儿童在同类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即为此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生长水平。但只能反映目前的发育水平,不能说明过去存在的问题,也不能预示该群体或儿童的未来的生长趋势。2.生长速度生长速度是测量一个儿童发育水平的一个纵向测量指标,所获得的该项指标是该儿童在某一年龄阶段的增长值,将其与参考人群的生长速度比较,得出正常、不增、下降、或增长不足的结果。这种动态纵向观察的结果体现了遗传、环境对小儿的影响。以生长曲线表示生长速度最简单、直观,定期体检是生长速度评价的关键。3.匀称程度是对个体发育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主要包括体型均匀和身材匀称两个方面。方法:1.均值离差法正常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多呈正态分布,常用均值离差法,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SD)来表示,通常以均值离法±2SD(包括总体的95%),为正常范围。2.百分位数法在体格生长评价是两者都广泛应用,目前一般都用百分位法。离差法计算较简单;百分位数法计算相对较复杂,但精确。通常以P~P,(包括总体的95%),为正常范围。3.其它还有标准的离差法、中位数法、Kaup指数和三项指标综合评价即“年龄别身高”H/A)(、“年龄别体重(W/A)”和“身高别体重(W/H),可以综合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18.小儿出生时已具备的非条件反射有哪些?它们在何时应消失?答: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应于出生后3-4月时消失19.出生时已存在,且永不消失的反射有哪些?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20.何时是视力、听力发育的敏感期、答:视力发育的敏感时期是0-6岁听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