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习目标定位]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学习利用图象法讨论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一、分析与猜想1.通过讨论重力做的功,我们确立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通过分析弹力做的功,我们探究了弹性势能的表达式;那么,要讨论了动能的变化,也要从力做功开始.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位移时,力会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速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二者之间存在联系.二、探究思路1.求出或表示出功的大小.2.确定不同功所对应的速度.3.寻找功与速度的定量关系.方案一1.原理由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当小车的质量比重物大得多时,可以把重物所受的重力当做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如图 1 所示.图 1改变重物的质量或者改变小车运动的距离,也就改变了牵引力做的功,从而探究牵引力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间的关系.2.实验步骤(1)按如图 1 所示安装好实验仪器.(2)平衡摩擦力:将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长木板的一端垫高,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不挂重物,闭合电源,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间隔均匀的点为止.(3)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绕过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4)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5)改变钩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 4 的操作.3.数据处理(1)选取点迹清楚的纸带,选纸带上第一个点及距离第一个点较远的点,并依次标上 0,1,2,3……(2)测出 0 到点 1、点 2、点 3……的距离,即为对应的小车的位移 x1、x2、x3……,利用公式 vn=求出点 1、点 2、点 3…对应的瞬时速度 v1、v2、v3……(3)确定此纸带所挂的钩码的重力 G,利用 Wn=Gxn,分别求出小车的位移为 x1、x2、x3……时牵引力所做的功 W1、W2、W3……(4)先对测量数据进行估算,或作 W-v 草图,大致推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假如认为是 W∝v2或其他,然后以 W 为纵坐标,v2(或其它)为横坐标作图,从而判定结论.4.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挂重物,轻推小车后,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2)计算牵引力做功时,可以不必算出具体数值,只用位移的数值与符号 G 的乘积表示即可.方案二1.原理使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如图 2 所示.图 2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一条橡皮筋做功时的相应倍数,测出小车被弹出后的速度,能够找到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