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四重点总结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四重点总结_第1页
1/3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四重点总结_第2页
2/3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四重点总结_第3页
3/3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2、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现象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度为大气上界。3、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 1cm2)垂直空气柱的质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气象学把温度为 0℃、维度为 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称为 1 个大气压,相当于 1.01Kpa。根据各地同一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在地图上用等压线绘出高、低气压的分布区域,就是水平气压场。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地面暖区气压常比周围低,而高空气压往往比同高度的临区高。4、根据温度和运动情况,大气圈可以分为 5 层。5、表示太阳辐射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7、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为?1)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占大气体积 99%以上的氮和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微弱。2)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 50%,变成热能使本身温度升高,而后再以大于 3um 的长波(红外)向外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几乎全被近地面 40-50m 厚的大气层所吸收。3)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输送到大气中。4)感热输送。陆面、水面温度与底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便由感热交换产生能量输送。8、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格外溢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后者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因此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9、把地面直到大气上界当做一个整体,其辐射能净收入就是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地气-系统的辐射能净收入包括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能及整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之和再减去大气上界向空间放射的长波辐射能。10、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特点?1)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2)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3)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4)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称为热赤道。5)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四重点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