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节 X 线片 临床医师应了解人体正常解剖及病理解剖 X 线特点,进行 X 线图像分析时,首先要观察投照条件是否恰当,然后要按一定顺序,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发现病变,分析 X 线病变的病理基础,最后将 X 线的各种表现与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作出较正确的 X 线诊断。 一、正常胸部正位片 首先应注意胸部位置是否摆正,是后前位或前后位。正常胸部正位片 为气管、支气管、肺、纵隔、胸膜、膈肌及胸廓等的重叠投影。是后前位或前后位。 (1)肺野:观察时常将其沿第 2、4 肋骨前缘下端水平分为上、中、下野,并将一侧肺野纵行均分为内、中、外带。正常时双侧肺野透亮度相同; (2)肺叶、肺段、肺小叶:右肺有三叶,左肺有二叶,肺叶之间可有重叠。肺叶有 2~5 肺段构成。肺段有许多肺小叶组成。正常时不能显示肺叶、肺段、肺小叶的界限; (3)肺门:位于中肺野内带第 2~4 前肋间,左侧略高,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等组成,血管为主要部分; (4)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周分支延伸,逐渐变细,由肺动脉、肺静脉和淋巴管组成,肺动脉分支为主要成分; (5)肺实质与肺间质组成肺组织:前者包括肺泡和肺泡壁,有气体交换功能;后者为支气管、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和脏层胸膜下由结缔组织构成的支架和间隙。 2.纵隔 位于胸骨与胸椎及两肺之间,主要由心脏、大血管、气管、大支气管、食管、胸腺等构成。仅能显示气管、大支气管及与肺邻接的纵隔轮廓。 3.胸膜 正常不显影。 4.膈肌 位于第 9~10 后肋水平,右侧略高,呈圆顶状。与胸壁和心脏分别构成肋膈角和心膈角。 5.胸廓 能显示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女性乳房及乳头等软组织阴影;显示肋骨、肩胛骨、锁骨,显示部分胸骨及胸椎。 二、肺炎 多为肺炎球菌致病。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以突然高热、恶寒、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X 线征象较临床出现晚 3~12 小时,其基本 X 线表现为渗出与实变,累及肺段、肺叶。典型的大叶性实变现在已不多见。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早期(充血期):X 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为病变区肺纹理增多,肺透明度略低或呈密度稍高的模糊影。实变期(包括红肝样变期及灰肝样变期):X 线表现为呈叶段分布的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内可见支气管气像(透明的支气管影)。不同肺叶段的实变形状各不相同。消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