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管井降水在高地下水位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管井降水在高地下水位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沿海高地下水位地区基坑工程,双林前特大桥承台开挖过程中流砂现象严重基坑难以成型,对比分析了多种基坑降水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选用了管井降水的方案,最终解决了流砂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地下水位 基坑 管井降水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青荣城际铁路双林前特大桥位于胶东半岛,地貌主要为冲洪积平原、剥蚀平原、滨海平原、丘陵低山区等。桥址区表覆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粉质粘土、粉、细、中、粗砂,下伏基岩为晚元古代晋宁期片麻状含斑二长花岗岩(ηγ23)。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一般不具承压性,砂层为主要含水层,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埋深 0.6~6m,水位季节性变幅 1.0~3.0m。 本桥共有 22 个承台,承台开挖深度 3.5~4.0m。本桥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承台开挖流砂现象严重开挖难度大,需实行井点降水等辅助施工措施。 2、降水方案选择 人工降低地下水,常用的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等。根据本桥段土层性质、渗透系数、工程特点等,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确定选用管井降水的方案。 管井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大的砂砾层,地下水丰富的地层,以及轻型井点不易解决的场合。每口管井出水流量可达到到 50m3/h~100m3/h,土的渗透系数在 20m/d~200m/d 范围内。降低地下水位深度约 3.0~5.0m。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潜水层降水。 3、管井降水设计 以双林前特大桥 12#承台为例,承台尺寸 10.4×4.8×2.2m,承台底埋深 3.0m,现场试挖地下水埋深 0.6m。根据地质资料显示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细砂厚 3.0m;②粉质粘土厚 2.0m;③细砂厚 6.6m;④片麻状花岗岩。 (1)降水井深度 H: H≥H1+h+iL+L1+L2 式中:H――管井的埋置深度,m; H1――井点管埋设面距至坑底面距离,取 H1=3.0m; 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最高点的安全距离,h=0.5m;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短边距离,取 6.2m; i――降水曲线坡度,取 0.1; L1――滤管有效长度,取 1.0m; L2――井托高度,取 0.2m;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计算得出:H=5.32m,取 6.0m。 (2)基坑涌水量计算 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m/d),根据附近施工场地经验K=8m/d; H――含水层厚度(m)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