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扩大基层党内民主 创新机制 注重实效不断提高基层党内民主水平 ——XX 县区加强和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探索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基层党内民主是构建整个党内民主的基石,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动党的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方面。近年来,XX县区切实尊重广大党员的民主愿望,以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在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制度、程序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并对推进基层党内民主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创新选任机制,提高选任公信力。民主选举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基层党内民主选举有明显进步,但由于党员干部对民主选举认识的片面性、重视程度不够、选举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还存在候选人确定不规范、差额选举范围小、竞争性不强等问题。对此,仪陇着眼于扩大选举民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选用原则,在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了“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办法,保证党员的初始提名权和选举权;不断完善民主选举机制,将总结形成的“四荐三评一选”方式延伸到县级机关党组织选举和干部选任上,把公开、公平、公正和差额原则贯穿于干部选用的各个环节;在选拔方式上引入非定向选拔、竞争上岗等机制,推行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的全程差额方式,制定县委常委会干部任用票决制度,实现干部任用票决制全覆盖。近年来,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先后选拔了 8 名学校校长和 64 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公推直选了永乐镇党委书记,通过竞争上岗产生了仪陇中学、仪陇二中等学校 41 名中层干部,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党员群众的满意度。 创新管理机制,发挥党员能动性。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直接关系到党员基本权利的实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基层党政权力运行模式影响,多数基层党组织没有掌握在民主环境下驾驭局面、推进工作的有效方法,甚至出于集权考量,对民主心存疑虑,谨慎处之,加之部分党员民主意识淡薄,民主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党员参与党内活动积极性不高,民主权利行使不当,作用发挥不够。针对这些问题,XX 县区着眼于党员作用发挥,坚持党内“政策先传达、情况先通报、意见先征求、工作先落实”的“四先”原则,大力推行以“民意征集卡、表决公示卡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重要事务党员首议制”为主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