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三邻域平均法滤波

实验三邻域平均法滤波_第1页
1/7
实验三邻域平均法滤波_第2页
2/7
实验三邻域平均法滤波_第3页
3/7
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 实验三 邻域平均法滤波 学号 姓名 日期 2 0 1 3 .0 5 .1 1 实验三 邻域平均法滤波 一、实验内容 选取噪声较明显的图像,分别采用 3 *3 、5 *5 、7 *7 的模板进行邻域平均法滤波,并比较滤波效果。 二、实验步骤 1 、 设计思想或者流程图。 邻域平均法的思想是用像素及其指定邻域内像素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作为该像素的新值,以便去除突变的像素点,从而滤除一定的噪声。邻域平均法的数学含义可用下式表示: mniimniiiwzwyxg11),( (1) 上式中:iz 是以),(yx为中心的邻域像素值;iw 是对每个邻域像素的加权系数或模板系数; mn 是加权系数的个数或称为模板大小。 邻域平均法中常用的模板是: 11111111191BoxT (2) 为了解决邻域平均法造成的图像模糊问题,采用阈值法(又叫做超限邻域平均法,如果某个像素的灰度值大于其邻域像素的平均值,且达到一定水平,则判断该像素为噪声,继而用邻域像素的均值取代这一像素值;否则,认为该像素不是噪声点,不予取代),给定阈值0T : 00),(),(),(),(),(),(),(TyxgyxfyxgTyxgyxfyxfyxh (3) (3)式中,),(yxf是原始含噪声图像,),(yxg是由(1)式计算的平均值,),(yxh滤波后的像素值。 2 、 源程序并附上注释。 A=imread('1.jpg'); B=rgb2gray(A); figure; imshow(B); title('原始图象'); H=imnoise(B,'gaussian'); figure; imshow(H); title('高斯噪声'); Q=imnoise(B,'salt & pepper'); figure; imshow(Q); title('椒盐噪声'); %G=fspecial('average',3*3); %D=imfilter(H,G); %figure; imshow(D); title('高斯噪声图片平均模板'); %L=fspecial('average',5*5); %S=imfilter(H,L); %figure; imshow(S); title('高斯噪声图片平均模板1'); %W=fspecial('average',7*7); %O=imfilter(H,W); %figure; imshow(O); title('高斯噪声图片平均模板2'); %M=fspecial('gaussian',3*3); %E=imfilter(Q,M); %figure; imshow(E); title('椒盐噪声图片高斯模板'); %N=fspecial('gaussian',5*5); %K=imfilter(Q,N); %figure; imshow(K); title('椒盐噪声图片高斯模板1'); %Z=fspecial('gaussian',7*7); %J=imfilter(Q,Z); %figure; imshow(J); title('椒盐噪声图片高斯模板2'); %R=fspecial('gaussian',3*3); %T=imfilter(H,R)...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验三邻域平均法滤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