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细菌的生化鉴定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的测定方法; 2、掌握糖发酵试验、淀粉实验、吲哚实验、M.R.及 V. P 的原理、方法及相应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3、了解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4、掌握以上实验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 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由于细菌特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特性,这种差异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故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类、脂肪类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不同,它们对物质的代谢谱和分解产物也就不同,细菌的这种代谢特点可供鉴别细菌之用。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其在菌株的分类鉴定中具有主要意义。 1、糖发酵实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其产生的代谢产物亦不相同,如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剂来判定。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入溟甲酚紫[P HS . 2 (黄色)一6 . 8 (紫色)] ,当发酵产酸时,可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气体产生可由发酵管中倒置的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发酵后产生的有机酸: 乳酸、醋酸、丙酸等 (溴甲酚紫变色范围 pH5.2~6.8, pH<5.2 黄色,pH>6.8 紫色) ;发酵后产生的气体: 甲烷、氢、二氧化碳等(杜氏小管内有气泡,产气漂浮)。 2、M.R.及 V.P 实验 很多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 降低到 4 . 2 以下,这时若加甲基红指示剂呈现红色。因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是 pH4 . 4 (红色)-pH6 . 2 (黄色)。若某些细菌如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但很快将丙酮酸脱梭,转化成醇等物,则培养基的pH 仍在 6 . 2 以上,故此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现黄色。甲基红试验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当细菌代谢糖产生酸时,培养基就会变酸,使加入培养基的甲基红指示剂由橘黄色变为红色。VP 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如丙酮酸。丙酮酸经缩合、脱羧后生成乙酰甲基甲醇,此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精氨酸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 3、吲哚实验 吲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