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讲座讲稿(一)——培养习惯 李亭德 美国学者萨穆尔·斯达尔说: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所以,有这样一句名言,很有启发性。首先,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成就我们。 先看不好的习惯: ●不定目标,不想后果。今日有酒今朝醉。不做计划,从不考虑将来。 ●重要的事情留待最后去做。其他事情先不管他,且让我玩个够:看电视、聊天、上网、闲逛。大事永远为小事让路。 ●放纵自己。不知道约束自己,对自己的生活不负任何责任。 ●喜欢怪罪别人。 ●遇事总往坏处想。 ●不与别人合作。 好的习惯: ●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先定目标后有行动。 ●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与别人合作。 良好的学习习惯: 1 、专心致至的习惯。孩子一入学就应养成专心致至的学习习惯,因为只有注意力集中,有关信息才会通过感官进入大脑,学习才有效果。 2、认真细致的习惯。孩子的作业应按一定要求认真完成,包括内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按时完成诸方面。 3、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难易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儿童独立思考。另外,独立思考也是实战的需要。 4、看书读报的习惯。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应该培养孩子从小不满足于教科书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学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种信息。 5、周期学习的习惯。 ●预习。预习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通过预习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带着问题上课,有利于调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听课。课堂听讲是学习的关键。正确的做法是:全神贯注惜分秒,积极思考答问题,手脑并用勤练习,理解归纳记笔记。 ●梳理。课后几分钟,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在脑子里过“电影”。 ●作业。坚持先看书复习,再完成作业,克服不复习就作业的毛病。 ●计划。中学阶段自由支配的时间多,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每天订个小计划,有检查,好落实。 ●总结。每单元一小结,每年一总结,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把知识“揉”起来理解,“串”起来记忆。 6、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的理念。 家庭教育讲座讲稿(二)——激发兴趣 刘允龙 一、激发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就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