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第五节——理解句意 (一)修辞手法 一、考点、热点回顾 修辞手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而采取的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语言方式。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生动,更具说服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比喻句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比喻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 1)明喻: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常用“像”“像„„一样”“仿佛”“好像”“犹如”等比喻词。如: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 2)暗喻:有本体 喻体,常用“是”“变成”“成了”等比喻词。如: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 3)借喻: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如: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2、比拟 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比拟一般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 1)拟人:特点是把人以外的物当人来写,但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比拟要恰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 2)拟物:是把人当物来写,运用比拟是要注意人和物一定要有相近或者相似点。如:敌人已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 3、夸张 夸张是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夸张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 1)扩大夸张:是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大(或高、多、强等)处夸。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2)缩小夸张:是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小(或低、少、弱等)处夸。如: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3)超前夸张:是故意把后发生的事说成是先发生或者同时发生的。如:还没喝到嘴里,心就醉了。 4、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近而语气相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加强气势,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如: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飞行„„ 运用排比句时,要注意各分句间的关系,如时间的先后、程度的轻重、范围的大小,合理地安排各分句,读起来才能一气呵成,表现出磅礴的气势。 5、对比 对比是把正反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相对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