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北道德中心小学——杨冬梅 古代有句名言“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这就告诉我们培养孩子的习惯也要从小事抓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习惯要着重从头培养,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比如课前准备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敢于说的习惯,认真写的习惯等等,需要培养的习惯很多,到但有一种习惯往往被别人忽略的——认真读题习惯的养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读题习惯主要靠教师或家长经常性的要求和刻意的培养。因此,作为教师,从一年级就要着手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读题习惯抓起,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呢? 一、相信学生,多给他们读题的机会。 刚入学的一年级,识字量很少,在最初一段时间由老师或家长为其读题,这样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小学生的依赖思想,这是难免 的。但是当拼 音 教学告一段落 后,我们便 可 应 该 把 读题的权 利 交 还 给学生,千 万不能因小学生读题速 度慢 或拼 读出 声 而 越 俎 代庖 ,一包 到底 。因此,在我们的练 习中 ,要考虑 到这一点 。对 于学生不认识的字应 加 上拼 音 ,让 学生拼 出 字,然 后读出 字词 ,并 引 导 他们自 己 理 解 题意。这一点 语文 教师会很注 意,但是数 学教师便 很“勤快 ”,这对 以后学生读题的能力 是很不利 的。所 以老师不能贪 图 省 快 而 放 弃 了拼 音 这个 工 具 。应充 分 利 用 拼 音 这个 工 具 让 学生自 己 读题解 题。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老师更应该放手让孩子去读题,如果老师把题目的要求自己一手包办,仔细地帮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没有让学生养成独自读题的习惯,所以解决问题时,学生就会对要求一眼看过,不求甚解。在读题习惯的培养上,我的原则是教师一定要做一名“懒”老师,该让学生理解的要求,读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独自完成,学会抓住重点的词,逐步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给你一个惊喜。 二、教给正确的读题方法。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