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原则和方法 课堂教学要体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首先必须从导入教学开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超的教学导入艺术,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通向优良教学情境的开门钥匙,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那么如何更好地导入新课?我认为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选择较好的方法。 一、明确设计新课导入的原则,是运用好新课导入的关键。 1、符合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的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还有的虽然从内容上看关系不大,但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习也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应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出发。违背科学性的导入,尽管非常生动、非常精彩,也不足以取。 2、体现启发性,切忌导而不入。如果设计的导语不能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学生是很难进入角色的。例如:“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比如:8970000、1900000000。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怎样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3、增加互动性,切忌机械被动。具有互动性的导入,才有学生的一直参与,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根据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如果在上课伊始,注意设计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就能牢牢抓住儿童的注意力。 4、富有趣味性,切忌枯燥乏味。我们在设计导语时,应在“趣”字上下功夫,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排除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导入新课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 5、加强针对性,切忌漫无目标。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它教学环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为了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出示了“动物园里的一角”。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 1:我发现小河里的有水! 生 2:我发现小兔在河边跳舞呢? 生 3:我发现小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