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主菜单,输入结构的整体模型(一)根据建筑平、立、剖面图输入轴线、结构标准层“轴线输入”)结构图中尺寸是指中心线尺寸,而非建筑平面图中的外轮廓尺寸2)根据上一层建筑平面的布置,在本层结构平面图中适当增设次梁3)只有楼层板、梁、柱等构件布置完全一样(位置、截面、材料),并且层高相同时才能归并为一个结构标准层2、“网格生成”——轴线命名(二)估算(主、次)梁、板、柱等构件截面尺寸,并进行“构件定义”、梁)抗震规范第 3 条规定:b±2002)主梁:h〜2,b=〜32h3)次梁:h〜2,b=〜32h2、框架柱:)抗震规范第 3 条规定:矩形柱 bc、hc±300,圆形柱 d±3502)控制柱的轴压比――柱的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为一到四级时,分别为 0〜0柱轴力放大系数,考虑柱受弯曲影响,=〜楼面竖向荷载单位面积的折算值,=〜52――柱计算截面以上的楼层数——柱的负荷面积3、板楼板厚:0 单向板且 h 三 60mmh〜0 双向板且 h 三 80mm(三)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楼层定义”、构件布置,柱只能布置在节点上,主梁只能布置在轴线上。、偏心,主要考虑外轮廓平齐。、本层修改,删除不需要的梁、柱等。、本层信息,给出本标准层板厚、材料等级、层高。、截面显示,查看本标准层梁、柱构件的布置及截面尺寸、偏心是否正确。6、换标准层,进行下一标准层的构件布置,尽量用复制网格,以保证上下层节点对齐。(四)定义各层楼、屋面恒、活荷载,“荷载定义”、荷载标准层,是指上下相邻且荷载布置完全相同的层。、此处定义的荷载是指楼、屋面统一的恒、活荷载,个别房间荷载不同的留在主菜单局部修改(五)根据建筑方案,将各结构标准层和荷载标准层进行组装,形成结构整体模型,“楼层组装”、楼层的组装就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楼层组装完成后整个结构的层数必然等于几何层数。、确定“设计参数”,总信息、地震信息、风荷载信息等。二、执行主菜单,布置次梁楼板、此处次梁是指未在主菜单布置过的次梁,对于已将其当作主梁在主菜单布置过的梁,不得重复布置。、对楼梯间进行全房间开洞,“楼板开洞”、对个别房间板厚发生变化的,按照设计实际作局部修改,“修改板厚”、对有悬挑板的梁上布置悬挑板,“设悬挑板”、第层布置好后,下一层的布置尽量利用“拷贝前层”避免重复工作,拷贝前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决定是否拷贝前层的楼板开洞、修改板厚、设悬挑板、次梁布置等信息。三、执行主菜单,输入荷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