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法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法_第1页
1/7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法_第2页
2/7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法_第3页
3/7
1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法的晚近发展 一、全球化 全球化理论并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个理论群,其发展基本是和全球化同步的。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 17、18 世纪的西欧,从当时兴起的现代西方社会科学诸学科的前身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关于全球化认知的萌芽。20 世纪 60 年代后,随着全球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球化理论开始基本形成,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和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就是这中间最为系统的代表。延至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化理论已成燎原之势。 (一)全球化的一般问题 全球化是从西欧开始出现的 1、全球化的界定1 (1)从信息通讯角度看,全球化被认为是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而进行信息的自由传递。 (2)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认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这种经济全球化是自由派经济学家心目中经济发展的最终和理想状态,也是众多跨国公司希望的结果。这种认识把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归结为市场的发展,从而把国家在理论上推到了全球化障碍的一面。 (3)从危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问题角度,全球化被为人类在环境恶化、核威胁等共同问题上,达成了共同认识。如罗马俱乐部。 (4)从体制(sy stem)角度,全球化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是最有代表的尝试。他认为不平等交换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的世界体系,这个体系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斯克莱尔直接提出以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全球体系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强调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政治、文化过程,更确切地说是三者统一的过程。阿尔博认为,全球化只是资产阶段的国际化。 (5)从制度(institu tion)角度看,把全球化看做是现代性的各项制度向全球的扩张,如吉登斯,他认为全球化不是是现代性(MODERNITY)从社会向世界的扩张。 (6)从文化和文明角度看,全球化被认为是人类各种文化、文明发展要达到的目标,是未来的文明存在的状态。 (7)从社会过程角度看界定全球化,如渥特斯认为,全球化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理对社会和文化安排的约束减弱了。贝克认为全球化指的是一个过程,其中主权受到具有不同力量前景、取向、认同以及网络的跨国行为体的困扰和削弱。全球化意味着没有世界国家,或说是没有世界国家和世界政府的世界社会。 1 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9-12 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