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本次考试,全年级学生共5 0 8 人,与考人数为5 0 2 人,年段平均分为5 9 .9 2 ,总优秀率为1 6 .0 9 %,及格率为8 0 .8 0 %。下面名著和阅读两个题型进行分析。 一、名著部分 试题分析与答题分析: 考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三大名著,涉及重点人物把握、整体内容的把握、典型情节的认知。从题干看,命题意图明确,架构明晰,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这三部书的了解程度,同时可以测验他们的语言驾驭水平。第(1 )题考查学生对《三国演义》中重要英雄人物的重要事迹。第 2 题要求三选一作答,也就是任选一部名著答题,考查学生对三大名著中经典情节的掌握情况,以及与语言表达和复述能力。 从答题情况看,第 1 题得分较好,平均得分1 .8 分,大多数学生能够找出表达有误的一项。第 2 题答题就比较差,很多学生只能粗略了解故事的人物,对故事情节的掌握就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有少数学生竟然连“桃园三结义”的人物都弄错了。在表述故事方面,也是很不理想,表现在不够规范和不够准确,出现张冠李戴、似是而非、勉强拼凑等现象。第 2 题总分是 3 分,学生的平均分只有 1 .5 8 分。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名著阅读兴趣程度不容乐观,需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去积累,培养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语文老师们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名著、读透名著,才能在名著题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建议 1 、分步实施,师喻生晓。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情,学校应将新课标和市普教室开列的书目分到各个学期,力求每位学生都能阅读原著或明确了解原著内容。要抓早抓紧,而不是到九年级才在仓促之间进行“填鸭式”、“快餐式”阅读。 2 、平时导读,方法多样。如利用课前 3 分钟讲述原著中一个精彩情节;在活动课内,讨论名著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设计问题进行抢答或制作谜语进行竞答;借助黑板报、墙报介绍名著及相关内容。学生的阅读应细化到里面的具体情节,让学生掌握详细的故事内容。 3 、加强训练。学校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师师动手编写适当的题目进行有机的练习(包括文学知识识记,情节概述,读书感言等)校际可以共赏教学资源。要坚持以题导读,课前讲述课后巩固。在强化了解名著内容的同时,要重视内容整合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切忌教师包揽整理材料。另外,应启发学生认情审题、答题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