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1页
1/8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2页
2/8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3页
3/8
18.小猴子下山一、设计说明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3.从故事中深受启发教育。三、课前准备: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教学辅助课件。四、课时安排:2 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2.游戏中复习回顾。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朗读全文。(1) 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指学生接读课文。(2) 师生听读课文,正音。2.排列图片。(1) 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2) 师生交流订正。3.练说量词。(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2) 量词训练。① 教学:块。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一块糖”“一块饼干”,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一块黑板”“一块玻璃”。指导书写:一看,二写,三对照,明确左小右大;书写笔顺。② 教学:棵。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指点: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习“会认字”。教师导学: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而后又来到“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树林边”。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教师出示字卡,集体学习生字。2.指导会写的字。(1) 教师引学:观察写字表中的汉字,你最喜欢哪个字?说说这个字是怎么写的。(2)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学习。四、熟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