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5 篇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1 一.活动背景: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胡适)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育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位桥二中是一处农村初中,学生家长常常劳作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寄宿生,每周回家一两次,很少有机会与父母倾心沟通,难免产生隔膜,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二、活动目的: 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做的件件小事都蕴含着浓浓深情。通过本次活动多侧面的认识母亲,体会母爱的关爱,培育孝敬母亲的情感;全面了解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能够理性的思考母爱;培育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活动组织与计划: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八人一组,活动过程中组长适当分工,组员各负其责,每周一次组内沟通。本活动拟用三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唱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妈妈的吻》《懂你》等。 2.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资料: (1)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2)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电影、广告等。 第二阶段: 1.利用周日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她曾经有过的梦想和追求。了解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2.给母亲唱一首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针对以上内容,写一则日记,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思考与认识。 第三阶段: 各小组总结学习收获,集体沟通学习成果。 四、活动成果展示沟通设计:(邀请部分家长参加) (一)导入: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近一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段时间我们也了解了妈妈,今日我们就把感受到的爱说出来,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齐唱歌曲《妈妈的吻》。 (二)小组成果展示: 1、感受母爱:各小组选择一项最有价值的材料参加集体沟通。朗诵诗文;展示相片、图画;播放音像资料。 2、走近母亲: (1)家长代表谈母亲的心声。 (2)你的母亲是怎样的?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