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专多能型器乐教学人才培育新模式 摘要:随着交响管乐团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普及,社会对器乐教育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从高等师范院校的角度,剖析高师器乐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的现状,阐述“一专多能”型器乐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中小学管乐团的建设与进展输送一批技术全面、能力突出的教学人才。 关键词:高师; 管乐团; 一专多能; 器乐教学; 人才培育 随着交响管乐团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普及,社会对器乐教育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作为培育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教学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中小学输送一批具有一专多能、统筹兼顾的管乐团建设与教学人才的责任。笔者将从国内外学校交响管乐团的讨论现状、国内中小学交响管乐团的教学现状、高师音乐专业器乐教学人才培育模式的现状、高师音乐专业器乐教学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方案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探究高师“一专多能”型器乐教学人才培育新模式的可行性。 一、国内外学校交响管乐团的讨论现状 笔者以“高等师范院校交响管乐团、中小学交响管乐团建立”等相关词汇通过维基百科以及中国知网(CNKI)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关于管乐团建立方案与刍议等讨论文献共有 56 篇,其中关于高等师范院校管乐团建设与进展的相关文献仅有 8 篇、多为中小学管乐团建立的方案讨论,其中有 23 篇中小学管乐团建设相关文献中涉及专业管乐教育人才短缺以及管乐团编制不齐等问题。由此可见,由于各个学校艺术类学科老师配备有限以及诸多片面认知的“冷门乐器”出现“无人教更无人学的恶性循环”等问题,对于“一专多能”型管乐教育人才的急需已是迫在眉睫。 二、我国中小学交响管乐团的教学现状 (一)基础教育的不重视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管乐团在快速的成长与进展,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学校管乐师资匮乏、老师专业技能不足、管乐教育不受重视等问题上,导致学校的管乐团整体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同时,在社会总体环境影响下,国人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理念都停留在钢琴、声乐、合唱、乐理的学习上,缺少或没有对管乐方面的基础训练和专业学习,导致大多数音乐老师无法胜任指导教学并组织管乐团建设,因此,基础教育的不重视,是导致管乐团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老师教学能力不足 由于大部分中小学音乐老师无法胜任管乐教学工作,有些学校选择外聘专业院校或社会上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