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与大师同台支教──乡村孩子的《掌声》小成靠才,大成倚德。教坛的名师们刻苦好学、博学多才,使他们在讲台上挥洒自如,举重若轻;教坛的不少名师犹如不老的常青树,坚忍不拔、开朗豁达,使他们始终笑对人生。与名师同行,我不仅学习他们精湛的教育艺术,更学习他们超然的人生态度。 ──题记 2024 年 10 月,中央教科所邀请我和支玉恒老师同行去山西支教。支老师是我尊敬的名师,是小语教坛的常青树。第一次与支老师同行,对我来说是学习取经,切磋技艺的好机会!旅途中,我和支老师由陌生到熟悉,就教育教学的诸多问题进行自由对话。支教过程中,我们针对城市、乡村学生的不同状况随机应变调整教学设计,与老师们对话互动,传播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这次活动虽然辛苦,但课内、课外我皆有收获,我觉得非常愉快。 我认真倾听支老师的教学,揣摩他的教学艺术,感悟大师的教学境界。他的阅读课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流畅,习作课的话题信手拈来却匠心独具,令我钦佩。他坎坷的人生故事让我感慨,他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却豁达开朗,笑对人生的胸襟更令我仰慕。 支老师谦逊地说他是体育老师出身,教学理论学习不够。我却突然发现他的体育教学理念恰恰可以纠正当前小学语文课老师问得多,学生读得少,老师讲得多,学生写得少的弊端。隔行不隔理。不是吗?体育课上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要领,接着会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全体学生人人都有参加机会,学生都喜爱上体育课。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程,新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为了纠正过去过分强调工具性而机械训练的偏差。可是,课改以后相当多的老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人文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性又忽视了工具性,课堂上老师、学生光说不练,教学效率很低。 支老师时时处处留心沟通学习。听说我的讲座很受老师们欢迎,他认真地请我到他的房间,详细地询问我给老师们讲了什么,怎么讲的。他听得很专注,不住地点头赞扬。支老师非常善于激励年轻人。在一所小学,我们一起参加了与老师的对话活动。活动后,支老师说:“小陈,听得出来,你读了不少书!像你这样有深厚积淀的年轻人可不多啊!”我说:“谢谢您的鼓舞,其实我知道自己还很浅陋。”他瞪大眼睛认真地说:“我这个人可不喜爱虚伪地夸人,而且我这个七十多岁的人也没有必要奉承你。在全国特级老师里,语文教学的功力达到你我这样的,确实是屈指可数!”我非常感谢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