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基本逻辑方法的学科。 一、思维形式(结构) 1.语言形式(灵活性) 层次性:对象语言、工具语言、自然语言(约定俗成 歧义性)、人工语言 2.逻辑形式(稳定性、确定性) (1)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一类或一个事物的本质的反映形式。 判断:断定一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的反映形式。 推理:从若干已知的事物情况来认识那些未知的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 (2)思维形式的结构,就是某一类思维形式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也叫思维的逻辑形式 。 逻辑形式由常项和变项构成 – 逻辑常项是表示各部分之间联系方式的语词,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 。 – 逻辑变项是逻辑形式中可以用其他内容代换的部分 (3)形式逻辑要求在思维过程中要做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命题清楚而无歧义,推理合乎形式规则,由概念、命题、推理组成的论证要真实而有效。 二、思维形式的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 1.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切思想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具体地说,(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2,不矛盾律(又称矛盾律)。不矛盾律的内容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例如,82 岁的小伙子 3,排中律: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如,某人既否认“有些血压高患者应该进行无氧运动”,又否定了“血压高患者都不应该进行无氧运动”,主要的议论就违背了排中律。 第二节 形式逻辑的学科性质与功用 一、形式逻辑的学科性质:形式逻辑与意识形态的区别 (无阶级性);形式逻辑与世界观和哲学的区别;形式逻辑所侧重的是思维形式的有效性而非思维内容的真实性 二、形式逻辑的功用:能够提高人的思维素质。(思维能力、严谨性、条理化、善推导、合规则、论证性。);它是认识真理的思维工具;论证功用;加快思维速度。 第三节 逻辑学的三大初始源流(略) 第二讲 概念论 第一节 概念概述 一、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和数量范围的思维形式。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根据概念间的外延是否重合,可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