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偏转线圈的故障判断及更换 彩电偏转线圈由行偏转线圈及场偏转线圈两部分构成,其作用是实现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行、场扫描,从而形成稳定正常的光栅。一旦偏转线圈损坏或者替代型号不符,会造成无光栅或光栅失真现象。 偏转线圈从外型上看,可分为配合粗管颈及细管颈显像管使用的两大类;从场偏转线圈的阻抗大小分,有高阻抗和低阻抗两大类。由于彩色电视机的行输出电路通常相同或相似,故行偏转线圈几乎都一样,其直流电阻为零点几到几欧姆;而场偏转线圈则不同,它是因场输出电路不同而异。若场输出级采用50V左右或100V左右高压供电的,应配接阻值为40—50Ω 的高阻抗偏转线圈;若场输出级采用十几伏低压供电的,则应配接阻值为十几欧的低阻抗偏转线圈。场输出级电路以分立元件形成的,电路采用乙类推挽或乙类互补对称,并且采用高压供电;当输出级以集成电路形式的,常采用低压供电方式。 偏转线圈损坏多出现在行偏转上,由于行偏转线圈与行输出管集电极相连,行营集电极 1000V左右的行脉冲易破坏行偏转内部的绝缘层,造成线圈局部短路。加之流经行偏转的偏转电流较大,温升较高,这亦是行偏转易损坏的原因之一。行偏转线圈一旦局部短路,其表现的现象是行电流明显变大,主电源输出的+110V左右的电压由于负载过重而明显变低,有时降到几十伏,行偏转线圈温度偏高,但行输出变压器的温度无明显变化,若通电持续一段时间会从偏转线圈发出烧焦味。 当偏转线圈损坏而更换时,应特别注意彩管管颈的粗细及场偏转的阻值选配应相同。场偏转线圈一般带有中心抽头,如下图中 B端是中心抽头,对于高阻抗的场偏转,AB、BC之间的直流电阻值相等,且等于 AC之间电阻值的一半。若用高阻抗的场偏转取代低阻抗的场偏转,可将 AB、BC并联,即 A、C接在一起,可得到阻值为十几欧的场偏转。例如:Rac=60Ω ,Rab=Rbc=30Ω ,则并联后的电阻值为 R=Rab/Rbc=15Ω 。 更换偏转线圈后有时会出现以下不良现象:(1)场幅偏大或偏小。这主要是新换场偏转线圈与原线圈不完全匹配所引起,此时通过调节场幅电位器通常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2)开机后荧光屏上出现彩班。此时通过调节色纯环可使其得到一定的改善,有时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可自行消失;(3)光栅产生几何畸变。例如出现梯形、菱形或局部变形,或有散焦现象,这通常是新换偏转线圈在结构上与原偏转线圈存在差异,或其质量不良,应当重新更换。 彩色偏转线圈的故障判断及更换一文有误 《彩电偏转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