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程要求与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英文名称: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24学时 讲课学时:16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8学时 学 分: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X线检查技术是一门应用X线检查设备,对病人进行检查并获得影像诊断医生所需资料的检查技术,X线检查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是一门既有较系统的理论又实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对传统X线摄影技术、现代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技术与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影像职业技能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讲授传统的X线检查技术与现代数字X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法等内容,使本专业学生为今后从事影像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重点:传统的X线检查技术与现代数字X成像技术的应用。 考核方法: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期终考核以理论知识闭卷考试为主。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医学影像的检查技术应用的掌握和了解,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 讲 课 实 验 合 计 第一节 X线成像基本因素 3 1 4 第二节 普通X线摄影 6 3 9 第三节 数字X线成像检查技术 3 2 5 第四节 造影检查 2 1 3 第五节 X线影像质量评价简介 2 1 3 合计 16 8 24 四、教学内容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成像基本因素 了解X线影像的形成与信息影像的形成和传递、掌握构成X线照片的五大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散射线的产生和消除及与照射野的关系,重点掌握如何正确选择摄影的条件。 第二节 普通X线摄影 了解透视检查的目的、方法及适应症,重点掌握X线摄影条件计算方法及其应用,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基本概念,解剖关系,X线摄影步骤和原则,各系统的摄影位置。 第三节 数字X线成像技术 掌握 CR 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DR 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四节 造影检查 重点了解对比剂的种类、对比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掌握常规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方法。 第五节 X线影像质量评价 了解如何评价影像的质量及影像质量管理。 执笔人:李森林 教研室主任:赵 卫 二级学院(部)领导审核签名: 《医学影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