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 第5 章 总线及其形成 1. 微处理器的外部结构表现为 数量有限的输入输出引脚 ,它们构成了微处理器级总线。 2. 微处理器级总线经过形成电路之后形成了 系统级总线 。 3. 简述总线的定义及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标准化总线的优点。 答: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模块(或子系统)之间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的公共通道,它是一组公用导线,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标准化总线的优点是: 1) 简化软、硬件设计。 2) 简化系统结构。 3) 易于系统扩展。 4) 便于系统更新。 5) 便于调试和维修。 4. 在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按功能层次可以把总线分成哪几类。 答:在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按功能层次可以把总线分成:片内总线、元件级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 5. 简述RESET 信号的有效形式和系统复位后的启动地址。 答:RESET 为系统复位信号,高电平有效,其有效信号至少要保持四个时钟周期,且复位信号上升沿要与CLK 下降沿同步。 系统复位后的启动地址为0FFFF0H。即:(CS)=0FFFFH,(IP)=0000H。 6. 8086 CPU 的IOM/信号在访问存储器时为 高 电平,访问I/O 端口时为 低 电平。 7. 在8086 系统总线结构中,为什么要有地址锁存器? 答:8086CPU 有20 条 地址线和 16 条 数据线,为了减 少引脚,采用了分时复用,共占 了20 条 引脚。这20 条 引脚在总线周期的T1 状 态 输出地址。为了使 地址信息 在总线周期的其他 T 状 态 仍 保持有效,总线控制逻 辑 必 须 有一个地址锁存器,把 T1 状 态 输出的20 位地址信息 进 行 锁存。 8. 根 据传送 信息 的种 类不 同,系统总线分为 数据总线 、 地址总线 和 控制总线 。 9. 三 态 逻 辑 电路输出信号的三 个状 态 是 高电平 、 低电平 和 高阻 态 。 10. 在8086 的基 本 读 总线周期中,在1T 状 态 开 始 输出有效的ALE 信号; 在2T 状 态 开 始 输出 - 74 - 低电平的RD 信号,相应的DEN 为__低__电平,RDT/为__低__电平;引脚AD15 ~ AD0上在1T 状态期间给出地址信息,在4T 状态完成数据的读入。 11. 利用常用芯片 74LS373 构成8086 系统的地址总线, 74LS245 作为总线收发器构成数据总线,画出8086 最小方式系统总线形成电路。 答:8086 最小方式系统总线形成电路如图 5.1 所示。 图 5.1 8086 最小方式系统总线形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