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下列名词 1.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边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 内毒素,称为伴胞晶体(59) 2.菌落 :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成为菌落。 3.选择培养基 :用来将某种或某种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或对某种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一直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91) 4.革兰氏阳性菌 :在革兰氏染色法里,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膜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厚度大和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 遇 乙 醇 或丙 酮 酸 脱 色处 理 时,因 失 水反 而 使 网孔 缩 小 ,在加上 它 不含 类脂 ,故 乙 醇 处 理 不会溶出缝 隙 ,因 此 能 吧 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 牢 留 在壁内,使 其仍 呈 紫色。(49)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点 是 厚度大、化学组 分简 单 ,一般 只 含90%肽聚糖和10%磷 壁酸 ,从而 与层次多、厚度地 、成分复杂的革兰氏阴 性菌的细胞壁有明 显 的差 别 。革兰氏阴性菌因 含 有 LPS 外 膜,故 比 革兰氏阳性菌更 能 抵 抗 毒物和抗 生素对其毒害 。(40) 5.LPS:脂 多糖,位 于革兰氏阴 性菌细胞壁最 外 层的一层较 厚的类脂 多糖类物质,由类脂 、可信 多糖和O-特异 侧 脸 三 部分组 成。 (43) 6.营养缺 陷 型 :某些 菌株 发 生突 变 (自 然 突 变 或人 工 诱 变 )后,失 去 合成某种(或某些 )对该 菌株 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 是 生长因 子如 氨 基酸 、维 生素)的能 力 ,必 须 从外 界 环 境 获 得 该 物质才 能 生长繁殖,这种突 变 型 菌株 成为营养缺 陷 性(85)(218) 7.氨 基酸 异 养型 生物 :不能 合成某些 必 须 的氨 基酸 ,必 须 从外 源 提 供 这 些 氨 基酸 才 能 成长,动 物和部分异 养微生物为氨 基酸 异 养型 生物。如 乳 酸 细菌需要谷 氨 酸 、天 门 冬 氨 酸 、半 胱 氨 酸 、组 氨 酸 、亮 氨 酸 和脯 氨酸 等 外 源 氨 基酸 才 能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