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要点是什么#2 回复 nikkive2013-05-0622:50:50 这个是最全面的,但是你要慢慢品味!房颤合并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心电图是否能够诊断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一直是心电图学一个十分敏感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说其敏感是指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鲜明的、截然不同的观点,说其重要是指心电图这一判断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及指导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认为心电图本身不能诊断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的观点有以下根据:1 房颤时,不规则的心房率本身已达到 350〜600bpm,而能够下传到心室的房颤波仅仅80bpm 左右,绝大多数的房颤波阻滞在房室结而不能下传。从这一角度出发,房颤时肯定已经存在二度房室阻滞,而这种现象属于生理性的,是未能下传的房颤波在房室结发生隐匿性传导引起的一种干扰现象。2 房颤伴较长 RR 间期(>1.5s)的患者,当房颤自行终止恢复窦律,或经药物、电转复为窦律时,房室结的功能正常,不存在任何程度的房室阻滞,提示房颤的长 RR 间期是干扰的结果。3 将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应用于临床,对临床医生及病人都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很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负担和思想压力。因此,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不能成立,目前尚不能作为临床心电图学的一种诊断。许原等人认为:上述意见仅适合部分阵发性,或永久性房颤伴长 RR 间期的患者。但在讨论心电图是否能够诊断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这个问题时,应当深刻理解以下几个问题。一 房颤患者二度房室阻滞的发生率有明显或严重器质性心脏病伴有房颤的患者,肯定有较高比例的二度房室阻滞,这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心电图如何诊断的问题。在一般人群中,二度房室阻滞的发生率约 0.7%,在这中间一部分属于生理性,尤其是仅仅发生在夜间,或发生在年龄较轻而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二度一型房室阻滞,多属于生理性的,与迷走神经张力暂时性增高导致房室结不应期一过性延长有关。临床见到的卧位性二度房室阻滞,则属于这种情况。除上述“生理性”二度房室阻滞外,普通人群中还有一定比例“病理性”的房室阻滞。对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普查表明,心血管病患者二度房室阻滞的发生率约为 2.7%,是一般人群的 4 倍左右。提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二度房室阻滞更为常见。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一般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 0.4%,心血管病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为 4%,而在严重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