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国贫富分化的现状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一般来说,低于 0 .3 属于收入过分均等,高于 0 .4 0属于差距过大,超过 0 .4 5 则属极度不平等,极易出现社会不稳定甚至动荡。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 0 .4 5 。占总人口 2 0 %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 4 .7 %,而占总人口 2 0 %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 5 0 %。 二、 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 除了改革开放,鼓励追求财富,保护私有财产,市场经济竞争,等等原因必然产生贫富差距之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收入分配体制以及其他经济社会政策 缺陷和制度失效,是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甚至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贫富分化的产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出现的副产品,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贫富的相对差距会越拉越大。作为一种效率型经济,市场经济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使得生产原材料、劳动力、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等社会资源不断的流向效益好的地区、行业和个人,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市场的优胜劣汰,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但是,社会的总资源是相对一定的,它过多的流向效益好的地区、行业和个人,必然使更多的效益不大好的地区、行业和个人得不到其发展所需要的充足的社会资源,由于得不到其发展所需要的充足的社会资源,使其效益更加相对不大好,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增强环路,必然导致地区、行业和个人之间的贫富分化,而且贫富差距又逐步拉大之势。 部分改革而不是整体改革造成社会的畸形发展,为贫富分化埋下了祸根。 . 三、相关对策 1 、降低我国社会的失业率,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工资制度,缩小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增加就业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有效途径。促进就业的措施有:(1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餐馆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2 )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并采取措施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3 )增加就业信息服务以及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提供转业或再就业培训,消除失业与职位空缺共存的现象,推动行业、职业、专业间的人力资源分布和收入均等化。(4 )运用税收、补贴等政策工具,鼓励自主创业。另外,还要逐步完善企业工资制度,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