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6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加强河道生态建立方案 依据省、市关于加强河道生态建立的总体要求,结合县实际,县政府确定年在流经县的、主河道实施生态建立工程,特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建立目标与建立任务 〔一〕建立目标 针对、干流的河道特性及缺少生态水面的状况,在水边、湿地栽植蒲草、芦苇等亲水植物;在河流沿岸坡和岸边滩地栽植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带,并结合原有林带,栽植护岸林,形成以护岸林、护岸灌木带、近岸亲水植物带和湿地为一体的防风固沙、景观绿化和生态治污体系,有效遏制滩地沙化及扬沙浮尘,改善河流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供水平安,形成河道生态景观系统,提高河道生态环境质量。 〔二〕建立任务 第 2 页 共 6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河道生态建立 在主河道水深小于 0.5 米浅水区、湿地和浅滩栽植蒲草、芦苇等亲水植物,在主槽两侧岸坡〔或水面以上〕栽植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沿主槽两侧滩地栽植 20 米宽灌木带,在灌木带以外建立 5 米宽沿河管理路,在道路近堤防侧栽植 5 米宽灌木带;在靠近堤防侧栽植150 米宽护岸林。总绿化面积 21317 亩,其中:水生植物 873 亩、灌木带 3636 亩、护岸林 16808 亩;修建管理路总长 106.6 公里。 2.河道生态建立 在堤防侧新增 50 米宽绿化带,总绿化面积 5197.5 亩。 二、建立内容 〔一〕工程内容 1.河道工程内容 依据河道从中心到两岸,分别是主河道、河滩地、防洪堤的地理特点进展综合治理。按功能区建立三个绿化带: 第 3 页 共 6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水生植物绿化带 建立内容:自然 河道岸坎内侧水深小于 0.5 米区域,栽种蒲草、芦苇等适合性水生植物,面积 873 亩,以净化水体。 建立模式:在确保预留确定主槽行洪宽度前提下,在自然 河道岸坎内侧水深小于 0.5 米区域,栽植适合性水生植物,栽植宽度 3-6米,栽植密度 0.5×0.5 米。 苗木品种及规格:蒲草,株高 0.3-0.5 米;芦苇,3 芽/根茎。 〔2〕河岸滩唇灌木绿化带及管理路 为防止河岸坍岸冲蚀,削减泥沙进入主河道,在河道岸坎侧布设20 米宽的灌木带,在 20 米灌木带以外建立 5 米宽沿河管理道路,管理路总长 106.6 公里,并在管理路近堤防侧栽植 5 米宽灌木带,总面积 3636 亩。 a.河岸滩唇灌木绿化带 建立模式:在自然 河道岸坎外侧因地制宜布设 20 米宽灌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