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1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五、讨论与思考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2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 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 0,数出时间为 t 的 p 点,用米尺测出 op 的距离为 h,其中t=0.02 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 h=gt2/2 得 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 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 n 个(n取 50—100)水滴所用时间 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 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 h,由公式 h=gt′2/2 可得 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 r 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 ω 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 a,它距转轴为_,质量为 m,受重力 mg、弹力 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1) nsinα=mω2_(2) 两式相比得 tgα=ω2_/g,又 tgα=dy/d_,∴dy=ω2_d_/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