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好的学校怎样招到优秀的同学来自北京的学霸小陈,既想上"北约'的北大,又想上"华约'的清华;来自株洲的理科尖子小王,既心仪"华约'里中科大的科研气氛,又倾慕"卓越'中同济那知名的建筑系不过,与往年一样,今年自主招生三大联盟考试又支配在 3 月 1 日同一天开考,小陈、小王乃至更多的小 X 们,照旧只能狠心在几个心仪对象中选择一个,由于相关负责人说了,三大联盟考试在同一时间开考,是为了避开同学奔波赶考,更为了避开同学们"挑三拣四'。 其实,"挑三拣四'有什么错呢?在笔者看来,正是优秀同学的"挑三拣四'才可能最大程度地促进高校实力提升与公正竞争。在美国,一个高中阶段获得 straightA,,且各方面力气卓越的同学大多会同时申请数所一流学校,并很有可能同时拿到多个一流学校的 offer 在这里,学校的姿势可谓"低到尘埃里'它不仅要使出浑身解数推销自己比别人好的地方,给出高额奖学金,更要用最恳切的看法将学霸们"请入囊中'。在这里,学霸们是强势群体,而学校,任你是哈佛、耶鲁,也只有被选择的份儿。在这里,学校的"超低姿势'当然与美国丰富的教育资源相对丰沛有关,但学校本身以人为本,敬重个体权利的看法,却值得我们学习。 可怕同学"挑三拣四'的心理根源正是在于,高校招办不信任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有力气、有理性地履行自己的择校权。这份不信任,与其说是中国教育长期以来践行的保姆式心理在作祟,毋宁说是在同学与学校之间,学校超强势地位的表达。 给同学充分的权利,不是洪水猛兽。个别滥用或许无法避开,但一个好机制会剔除不敬重自身权利的人。对于还将持续的自主招生联盟考而言,与其"不约而同'地开考,不如思考如何设计出一个"好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