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改革我看”两会”:不要唱衰当代学子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中国的教育问题发表了许多的真知灼见,这点值得赞扬。但是对于有些代表、委员的发言,本人看法有所不同。尽管大学扩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但本人认为仍然认为目前的讨论生、本科生不管在哪方面都比过去的强很多。 本人是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的 86 届大学生,我儿子系中南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大三在读学生,应该说华中科技大学的工业自动化专业是恢复高考以后,国内颇具盛名的专业,而中南大学的工业自动化专业,应该是后起之秀,但两者之间具有可比性。通过二者比较,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差别。 某中科院院士在两会期间“发难”称,“现在讨论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也没有什么区别了”。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理论方面,我觉得经典理论方面我们父子两人差别不是很大,但现代理论本人难望其项背,建模闻所未闻;动手能力不见得差,由于当时中国的教育百废待兴,当年我们在校期间所做的实验都是一些极其基础的实验,他们现在的课程设计是构建数据库,有一定难度的小系统,对于单片机、PLc 都有比较深化的了解。知识面方面就别比了。我不知道这位院士毕业时候的理论水平是怎样的高不可攀,动手能力方面是怎样的心灵手巧!人大代表应该接地气,深化调研,不要凭空想象造出雷人之语。 关于专业和社会需求的问题,这是全世界都有的问题,美国也不例外!!大学,尤其是本科大学,他们的责任是培育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的全部需要。有人说要走学校委培的方向,对于这点有些可以做到,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授不是神仙,不可能什么都懂。让学生能够胜任工作既是企业的本职责任,同时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些企业急功近利,最优秀的大学生到那里也是暴殄天物!! 是不是现在的学生对工作要求太高?回答是否定的,我们那个年代的毕业生没有讨论工作一般不会去做的,企业的状况不好的更加没人去。现在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让我们大人回到几十年以前的生活有没有可能?有些企业搞了几十年,不思创新,几十年没有产品开发,没有技术改造,生产设备陈旧,环境恶劣,工作时间超长,待遇很差。这样的企业主跟黄世仁原来就没什么差别,这样的企业原来是没有希望的,不要说大学生,文盲也不见得同意去做。 现在学生的承受能力比当年差?不知道从何谈起。诚然,现在招生人数多,高考的压力要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