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的特点。2、学习品析寓言的方法。3、感受寓言中的智慧。学习重难点:品析寓言的方法一、导入师:猜一猜:“有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打一种文学体裁。生:寓言师:何谓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寓言四则》,体会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板书:故事、道理二、分类师:四则寓言分别是哪些,谁能不能看书说出它们的题目生: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2、蚊子和狮子3、穿井得一人4、杞人忧天师:古今中外的寓言有很多,教材偏偏选取的四篇,我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代表性。同学们以不同的标准给这四则寓言分分类。生:1、国别:2、创作时间:3、语言形式:4、主人公类别:5、是否点明寓意:三、解读四篇寓言中,最后一篇《杞人忧天》是没有点明寓意的。让我们从最后一篇看起。(一)、读故事先让学生自渎,再请学生起来读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wú处/亡wú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yé?”晓之者/曰:“日月星宿xiù,亦/积气中之/有光耀yào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zhòng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sè/四虚,无处/无块。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shì然大喜,晓之者/亦/舍shì然大喜。请学生解释第一段的含义:“忧”的程度请学生最后一段的含义:“舍然大喜”的情状把从“忧”到“喜”过程表演出来(二)、演人物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杞人忧天》角色分配:杞人——晓之者——旁白——(三)悟寓意《杞人忧天》讽刺那些没有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本来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当今人类社会高速发展,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已有很大的突破,从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涌现,再加上地震等灾害的频发,这些都应引起我们每个人的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杞人“忧天崩地坠”不仅有其合理性,而且颜有超前意识。他的这种“忧天”称得上是居安思危,有着浓厚的忧虑意识,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和赞扬。小组合作、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三则寓言: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学习成果1、读故事:2、演人物:3、悟寓意:《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gài汲jí,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朗读后设问:如何理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得到像这样的消息,还不如不知道。这样的消息是如何传开的,请哪组同学把它表演出来《穿井得一人》的角色分配:丁氏——闻而传之者1——闻而传之者2——闻而传之者3——国人1——国人2——国人3——宋君——《穿井得一人》寓意:(1)从“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对待传闻不要听到什么传闻就外传,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看待传闻。(2)从丁氏的角度来看: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启示人们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必须认真思索,进行实际考察。过渡语:中国古代的寓言很含蓄,并没有直接表明寓意,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它的寓意。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表演时重点表现赫尔墨斯的“笑”除文末给出的寓意以外你还能读出怎样的启示:做人切忌骄傲自大,自命不凡。否则将不被重视,一文不值。只有安分守己,忠于职守,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人世间,婚姻和家庭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蚊子和狮子》演时重点蚊子的“傲”读《蚊子和狮子》的启示:骄傲自大,得意忘形者往往会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