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课堂实录及反思《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内容。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为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等活动,比较直观形象,学生容易理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计了一个找懒羊羊房间的规律情景。用这条情感线来支撑知识线和能力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老师也很喜欢。谁来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说)老师啊,喜欢你们认为最懒的懒羊羊!为什么?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最近,羊村的小羊们都重新装修了自己的家。看,这是喜羊羊的房间(多媒体出示有简单的周期排列的房间),你能看出这里面藏着我们数学上的什么规律吗?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大家再来看,这是懒羊羊的房间,你能看出这里面藏着我们数学上的什么规律吗?生:看不出来。师:看不出来?那咱们一部分一部分来看好了。(多媒体出示)这是懒羊羊家的墙面图。现在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了吗?生: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是一样的。师:这位同学真聪明!你们都看出来了吗?好,一起来看。(多媒体演示)师:这里面还藏着其他规律呢!你能找出来吗?(生摇头)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找规律)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一)小组合作,探寻规律。现在,听老师要求:小组长拿出学具袋,和你的组员一起用里面的图形去摆一摆,看能发现什么规律?(二)小组汇报,发现规律。设想一:学生能发现规律,就由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选择正确的答案让其他学生操作验证,之后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解说。设想二:学生不能发现规律,师引导。1.横着看师:先横着看,按着这里摆出第一行的图形,你们看它怎么能变成第二行?生:把圆形移到最后,就变成了第二行的样子。师:那其他同学赶紧摆摆看,是不是这样?(师多媒体演示)那剩下几行是怎样变化的?再来摆摆看?生:也和第一行变第二行时一样......师:(边说边演示)横着看,每排都是由这四个图形组成的,只是所在位置不同。第一行和第二行比,第一行的第一个圆形移到最后,然后四个图形一起向前移动一格,就变成了第二行。第二行第一个菱形又移到最后......你们再动手摆摆看,是不是这样?2.竖着看师:横着看,我们已经发现了规律了。那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呢?(生若看不出,提示:第一列的第一个到第二列的第几个了?)师:竖着看,每排同样都是由这四个图形组成的。第一列最上面的圆形移到了第二列的最下面,然后四个图形一起向上移动一格,就变成了第二列。第二列最上面的菱形又移到最下面......你们再动手摆摆看,看是不是这样?3.教师演示主题图中其他不同的排列方式,并解说。(1)还可以从下往上横着看:第四行的第四个三角形移到最前面,然后四个图形一起向后移动一格......(2)也可以从右往左竖着看:第四列的最下面的三角形移到最上面,然后四个图形一起向下移动一格......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练习一、说一说:密码锁(115页例1)师:懒羊羊看同学们能看出它家装修的秘密,很高兴!请我邀请大家去它家做客。大家知道,灰太狼最喜欢抓懒羊羊,所以懒羊羊趁这次装修给自己装上了新型的密码锁(出示),是用图形组成的,而且是横着排的。谁来说说密码是什么?你们都认为是这个密码吗?(师操作)师:懒羊羊家看似混乱的墙面,懒羊羊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就解开了密码锁,只来得及准备了这些水果(侧身边贴边说,贴出两行)。仔细看,其中有什么规律?谁来贴出下一行?(指一生)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第四行谁来?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