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科发展前沿报告 一、学科发展的历史 (一)、国内学者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 1 、国内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 技术经济学诞生于 5 0 年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之中,经不断总结和吸引国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逐步发展成为跨技术学科和经济学科的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前苏联引进1 5 6 个大型项目的同时,也引进了前苏联对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由于采用了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但其后的“大跃进” 运动,只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经济效果,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为此,6 0 年代初经济调整恢复时期,开始纠正不讲经济效果的错误倾向,经济理论界掀起了经济效果理论的大讨论,迎来了学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讨论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出发,范围涉及多个行业,并与工业建设项目中的生产技术联系起来,提出了创立技术经济学的主张。中央对此也非常重视,在国家《1 9 6 3 — 1 9 7 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将技术经济学作为和工农业科学技术、基础科学并列的重点发展的七门学科之一,并规划了技术经济学重点研究领域。技术经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以前苏联的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应用经济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技术经济学科摆脱了“文革” 时期停滞不前的局面,进入快速发展期。《1 9 7 8 — 1 9 8 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被列为重点研究项目之一。自 2 0 世纪 8 0 年代以来,大量现代经济理论、经济分析和项目评价方法引入我国的技术经济学,形成了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的新高潮,国家和各经济部门纷纷成立技术经济专门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纷纷开设技术经济课程,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但有大量的技术经济专业硕士培养点,而且技术经济专业的博士培养点也在增加。 在 2 0 世纪 8 0 — 9 0 年代,技术经济学主要关注以下多方面的研究内容: (1 )建设项目评价。包括项目的财务分析(从企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偿还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经济分析(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察项目对经济的贡献),社会分析(项目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和影响)等,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 )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是对项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的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应根据项目实际投资费用与生产成本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