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有什么用》(第1课时)“假如没有规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感受和了解规则在集体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2.学生初步具备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3.学生能初步了解、体验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不愿受约束,农村的学生和城市的学生相比,虽然有相对较强的自觉性与忍耐力,但他们在生活中也很容易只看到规则约束人们行为的一面,而忽略规则在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全、有序与和谐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校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认识能力还有待提高的三年级学生尽管平时经常感受规则与生活的关系,但并没有留下较强的印象,更不会深入了解这些规则制定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对规则的作用认识不清或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因此要让学生切实遵守规则是件比较困难的事。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评论、认识。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全面认识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遵守学校规则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和进行换位思考,感受规则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并能从兼顾大家利益的角度,思考规则的意义。学生对规则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规则。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2.教学难点: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假如没有规则”的课件。五、教学过程活动一体验规则的重要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做一个像童话故事一样的游戏,好不好?[出示动画:“小猪的故事”]故事情节: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一天,有几只淘气的小猪蹦蹦跳跳的在树林里玩耍,一不小心掉进了陷阱,你们说怎么办?(把它们拉上来)好,就让我们组成救援小组把这些落难的小猪救上来吧!2.出示活动要求:(1)时间6秒钟,喊停之后就不能再动。(2)每人只能救助一只小猪,拉一条绳子。3.学生第一次活动4.分析游戏结果:我发现有的组没有能救出小猪,说说为什么?(学生说明理由)你们能够很快地把小猪全部救上来,你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5.学生重新整理好,商量好拽绳的顺序,再试一次。(学生活动)6.你们从刚才的游戏中有没有悟出什么道理,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是什么在起作用?(规则)小结:这个故事在此让我们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活动二假如没有规则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规则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规则是人们共同制定的。规则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规则。人们为什么要制定这么多规则?规则到底有什么用呢?(板书课题:规则有什么用)2.[出示图片:图表“规则有什么用”]规则有什么用3.提问:同学们想象一下,学校里能不能没有规则?假如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出示图片:不排队接水,会怎样?上下楼梯不靠右行,会怎样?]学生交流。4.小结:楼梯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必须按各自方向上下楼。如果大家都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楼道里就会很乱,上楼和下楼的人就会撞到一起,要是速度再快一点儿,也许会摔下楼梯。这样的话就会很危险。如果没有“靠右行走”的规则,大家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活动三规则作用大1.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有规则,生活中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出示课件:两行人违规横穿马路当场死亡]2.提问:你从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讲给大家听一听。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没有规则给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的严重后果。)4.提问:为什么要自觉遵守规则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在这些图片中你有什么发现?[出示图片:违规1—违规10]5.想一想:如果违规了会怎么样?6.学生交流。(板书: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7.请同学们读一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规则。[出示图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8.总结:规则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