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 1.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 ) 2.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多质点体系的高阶振型发挥的贡献比低阶振型小。( √ ) 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重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 × ) 4.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 × ) 5.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 ) 6.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 ) 7.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 √ ) 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 ) 9.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第一道防线是剪力墙。( √ ) 10.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大。 ( × ) 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 2、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 ) 3、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 4、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 5、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 ) 6、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 7、砌体房屋震害,刚性屋盖是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 ) 8、柱的轴力越大,柱的延性越差。( √ ) 9、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暗梁。( × ) 10、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 √ ) 2.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 ( × ) 3.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 ( × ) 4.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 (√ ) 5.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 (√) 6.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 √ ) 7.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 × ) 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 9.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 10%的地震(× ) 10.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 ×) 11.设防烈度为 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 2 12.受压构...